5月5日下午,北交所以“消費精選”為主題,舉辦了一場年報業績說明會。新芝生物、鹿得醫療、康比特等9家主要產品緊貼普通消費者的上市公司聯袂登場。
【資料圖】
說明會在線上舉行,記者“點進”這些說明會發現,每一家公司都吸引了3萬名以上投資者參與和圍觀。
投資者關注的是,自2021年11月15日正式開市以來,經歷了疫情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去年業績都還好嗎?
圖片來源:北交所發布
超九成公司實現盈利,44家增幅超過30%
北交所數據顯示,截至4月28日,19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已全部披露2022年年報。在去年復雜多變的環境下,北交所上市公司基本面實現穩健增長,產業鏈轉型升級提速,凸顯出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韌性與活力。
去年,北交所191家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501.91億元,同比增長22.1%,平均每家為7.86億元;共實現凈利潤138.11億元,同比增長12.17%,平均實現凈利潤7230.81萬元。北交所上市公司盈利面達到92.15%,即超九成企業實現盈利。其中,44家公司增幅超過30%,22家凈利潤超過1億元,42家連續三年實現利潤正增長。
作為北交所企業的“領頭雁”,北證50指數樣本公司去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52.53億元,同比增長43.56%;實現凈利潤74.16億元,同比增長27.46%,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占北交所上市公司整體的50.1%和53.7%,均占“半壁江山”,引領著市場發展。
與此同時,部分中小市值公司也發揮業務靈活的優勢,主動應變、積極轉型,實現業績穩中向好。從數據來看,市值在10億元以下的135家企業中,91.11%的企業實現盈利,近三成實現營利雙增。
專注研發投入,超四成公司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專精特新企業已在北交所初具規模。目前,北交所有79家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占市場總數的41.36%。去年,相關企業平均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9.57%、16.41%,增勢強勁。此外,北交所8家公司還獲得國家級“單項冠軍”認證。
年報數據顯示,北交所上市公司去年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支出共計67億元,同比增長18.03%。其中,七成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貝特瑞、安達科技等9家公司研發支出更是超1億元。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平均研發強度為4.46%,約為規模以上企業平均水平的3倍,24家公司研發強度超10%。
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加碼,促使北交所上市公司在科技創新上取得一系列新進展、新突破。僅從專利數量來看,北交所公司去年全年新增專利2655項,其中發明專利572項。
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北交所新能源、新材料等相關產業鏈公司去年業績高速增長。新能源相關產業公司平均營業收入44.24億元,同比增長103.33%;新材料相關產業公司平均營業收入8.13億元,同比增長32.49%。碳纖維原絲龍頭吉林碳谷,打破國際碳纖維巨頭在原絲生產技術上的壟斷,盈利持續創下新高,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99.99%。電子級硅烷氣生產商硅烷科技,建成國內首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規?;a高純硅烷氣裝置,持續擴大生產規模,凈利潤同比增長149.64%。
八成以上公司現金分紅,共分41.55億元
登陸北交所獲得直接融資,讓更多創新型中小企業進入發展快車道。去年,北交所新上市83家公司累計融資163.84億元,平均每家融資額1.97億元。
年報數據顯示,從募集資金使用上看,有八成募集資金投向了綠色低碳、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創新領域,助力企業實現產能擴張、技術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
實現創新發展的同時,北交所公司持續通過現金分紅、股份回購等方式真金白銀回報投資者。數據顯示,2022年報期間,共有154家公司推出現金分紅方案,占全部公司家數的八成以上,現金分紅總額達到41.55億元。其中,近七成公司現金分紅比例超過30%。股份回購方面,共有30家公司發布股份回購方案,回購金額合計7.32億元,超過近兩年總和,大幅提振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