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在社交媒體上經??吹缴砘贾夭〉幕颊?,通過水滴籌、輕松籌等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籌集醫藥費,愛心人士獻出一份溫暖,確實幫助了不少深陷困頓中的人。
【資料圖】
商業公司運作的此類平臺,借助“愛心”+“流量”,贏得資本青睞,造就了新的商業模板。但隨之而來的,還有是非頻出:通過偽造病歷等手段在籌款平臺牟利,“職業籌款推廣人”進行“籌款抽傭”,偽造籌款鏈接騙取籌款等。
前不久,浙江媒體“1818黃金眼”曝出輕松籌1萬救命錢被籌款顧問抽成8千,隨后“輕松籌”發布聲明回應此事,表示此事發生后,會引以為戒,制定更加嚴密的管理和監管措施。這讓曾經引發輿論廣泛關注的網絡眾籌平臺,再度回歸公眾視野。
近日,潮新聞記者通過醫院走訪等方式,對此類平臺的籌款情況進行了采訪,并就平臺未來如何良性發展,采訪了相關專家和法律界人士。
是非不斷的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
2019年8月,家住杭州西湖區方家花苑的恩恩一家三口慘遭火災,被嚴重燒傷。治療需要200萬醫療費,一家人無力承擔。經過錢江晚報等媒體的報道,愛心如潮匯聚。其中數天時間,水滴籌平臺籌到了近78萬元。
水滴籌官網
張先生(化名)告訴潮新聞記者,他的母親2017年身患重病在杭州住院,總共花了八十多萬。治療期間,“我朋友了解到治療費急缺的情況,說他父親生病的時候用過籌款平臺,幫我弄了籌款鏈接,籌了2萬來塊錢。后來順利提現了,當時很需要錢,也確實得到了幫助?!?/p>
朋友圈一條籌款鏈接,連接了愛心人士與深陷大病中困頓的家庭,重新點燃了希望?;ヂ摼W個人大病求助平臺的崛起,為眾多急需大病救助的人群,打開了一扇得到社會互助的窗子。
輕松籌和水滴籌兩個平臺所屬公司注冊地均位于北京。據輕松籌官網顯示,截至2018年9月,其在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總數已經沖破5.5億,共幫助超過253萬個家庭,籌集善款總額超過255億元。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獲悉,輕松籌從2014年到2017年,先后獲得4輪投資,投資方包括IDG、騰訊投資等知名投資機構。而水滴籌官網顯示,其投資方包括了騰訊、美團、中金資本、高榕資本等知名機構,截至2022年末,累計約4.3億人士為超277萬名患者籌集醫療資金約569億元。
輕松籌官網
此次,輕松籌籌款顧問被曝提成,引發了公眾對于此類平臺的討論和質疑。而近年來,水滴籌、輕松籌作為國內頭部的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可謂是非不斷,潮新聞記者梳理了一些案例:
——曾有媒體調查并報道了“職業籌款推廣人”這一群體。這些職業籌款人為網絡籌款求助者有償提供推廣服務,并向求助者收取高達七成的捐款抽成。
——此外,2022年,水滴籌聯合廣西警方打掉多個冒充水滴籌對重病患者實施詐騙的團伙,聯合山東警方破獲一起民營醫療機構勾結黑中介詐騙的案件;今年4月,媒體報道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公安分局偵破一起利用偽造水滴籌鏈接騙取籌款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今年2月16日下午,廣州一女子因經濟拮據,在“水滴籌”平臺發布虛假信息,試圖籌集30萬元。平臺發現后報了警,最終,該女子被警方抓獲。
互聯網上發布大病救助信息,要想得到愛心匯聚,離不開平臺的信譽和公信力。而涉及平臺的問題不時曝出,也影響到公眾對于平臺的信任。為了精準推廣,醫院曾是平臺們推廣的重要“戰場”。潮新聞記者走訪了杭州主城區的三家三甲醫院,采訪中能夠感受到這種對平臺信任的下降。
在第一家三甲醫院,記者看到辦理繳費的大廳里,專門有一處某平臺的柜臺,在柜臺上張貼著藍底白字的宣傳語“XXX院·兒童肝移植XX公益基金,大病綜合救助站”,桌面上擺放著幾個水杯,還有一排籌款顧問的名片,總共有五個籌款顧問。記者觀察了近20分鐘,沒有看到該平臺的工作人員。
杭州某三甲醫院內的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柜臺。潮新聞記者楊一凡攝
一位在該院工作了3年的護工說:“我到這里上班的時候,這個柜臺就有了,有他們的員工在這里的。之前看到過他們員工在大廳里詢問患者或者家屬需不需要籌集醫藥費。有時候,還會到醫院院子里轉。但是病房進不去的,病房管理很嚴格?!边@位護工師傅表示,之前有患者進行過籌款,現在已經較少有人咨詢了,“這種都是公司運作的,人家會白幫你忙嗎?這些年新聞都報道好多了,不少患者不太相信這類商業公司了?!?/p>
記者在院內,看到三位護工正在聊天,當詢問起醫院內是否有籌款平臺人員向患者推介籌款,一位護工誤以為記者是籌款平臺的人,甚至順口問道:“你提成多少?”這位護工說,自己也是從別人那里聽說籌款會有“提成”。
在相隔不遠的另一家三甲醫院,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之前確實碰到過(籌款顧問),主要是到肝移植、癌癥病人多的區域找病人,因為他們的醫療費用比較高?,F在基本沒有籌款平臺的人來了?!庇性簝鹊幕颊弑硎?,看到過這類平臺的負面新聞,覺得不太靠譜。在記者走訪的第三家醫院,院內的工作人員表示,以前有籌款平臺的地推人員來過,現在很少出現,而且醫院也會管理。
除了現場走訪外,潮新聞記者還就籌款平臺“地推”的問題,詢問了多位杭州的醫護工作者,從他們的回復來看,以前確實存在籌款平臺的地推人員在院內出現的情況,但是隨著住院病房區域的管理嚴格,進入病房區的情況已經較為少見。
只要有病就可以幫忙籌款?
此次被報道的輕松籌籌款顧問抽成問題,從平臺回復看是個例,而且平臺已經加強了管理。潮新聞記者撥打輕松籌的客服電話,發現會自動播報提醒:“在輕松籌發起籌款項目,零手續費,平臺不收取任何費用,如您遇到收費情況,可在電話中告知客服人員,謹防上當,平臺會嚴肅處理?!?/p>
但潮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此類平臺如何確保誰是真正有需要的大病患者,仍存在隱憂。
記者以需要籌集醫藥費的名義,添加了某籌款平臺的籌款顧問,微信提示其為“企業微信用戶”。加了微信后,對方表示,幫忙申請籌款不需要收費,籌到的錢可以打到患者本人或者直系親屬銀行卡上。至于需要的證明材料,對方表示:診斷證明、繳費小票、住院記錄都可以。而至于家庭經濟方面的證明,則不需要。
記者以籌款名義與一名籌款顧問的微信聊天記錄
記者問道:會不會查家里的財產?該籌款顧問表示:“沒有權限去查,一般有車有房都很正常的,可以發籌款的?!薄昂枚喽际嵌加熊囉蟹康?,看病壓力大就可以申請?!?/p>
至于籌款額度,該籌款顧問表示,系統會進行評估,還發來了平臺關于費用的評估細節,包括了治療方案和和治療費用等內容,“后期還不夠的話,可以再申請提高額度”。
對話中,對方對于幫忙籌款很積極,表示在提供材料后,可以幫忙寫文章,做出籌款鏈接。費用方面,“我不收你們任何錢,平臺收百分之三作為運營費用,提現銀行那邊收千分之六。等于籌一萬平臺收300,銀行收60?!?/p>
針對求助人的家庭經濟情況如何進行核實,潮新聞記者查看了水滴籌、輕松籌發布籌款信息的過程,并咨詢了兩家平臺的客服。
水滴籌需要求助者自行填寫多項經濟狀況信息,包括資產、收入、房產、車產等。在填寫信息的上方,有橙色字提醒:“以下信息會被審核,請如實填寫”。
水滴籌APP家庭經濟情況填寫頁面
針對平臺如何核實籌款人的家庭經濟情況,記者撥打了水滴籌官方電話。水滴籌客服人員表示:“(求助者)家庭經濟情況,后續需要向大家公示的。家庭情況,后續我們會有相關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去核實。家庭經濟情況需要在鏈接里公示,房產、車產需要如實向大家說明,受到大眾的監督?!倍劣谄脚_具體的核實途徑,客服人員表示:“(通過)電話溝通或者其它途徑進行核實,您這邊只需要如實提供信息就行?!?/p>
記者又查看了輕松籌的求助步驟,相較于水滴籌,并沒有專門填寫經濟情況的頁面。在編輯籌款信息的最后一步,需要填寫籌款金額、籌款標題、籌款說明等。其中,在籌款說明中,有提醒:“籌款金額50萬元及以上,請在籌款說明中說明個人經濟,預期治療費用、目前還差多少錢,以便客服核實情況?!?/p>
輕松籌APP籌款信息填寫頁面
記者撥打了輕松籌客服熱線,客服人員接通電話后,客服人員又再次重復了該提醒內容,“在項目里,需要填寫年收入、金融財產、房產、車輛、欠款等信息?!碑敱辉儐柺欠駮泄ぷ魅藛T進行現場核實時,客服人員表示:“不會,但是沒有如實填寫的話,周邊如果有人對您項目有質疑的話,是會(對籌款)有影響的?!?/p>
可見,求助者的家庭經濟狀況,兩家平臺更多需要依賴求助者自身的誠實守信,平臺的審核手段較為有限。而對此類平臺的監管,目前仍舊依賴行業自律。
根據民政部官網,關于此類互聯網平臺監管問題,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2022年3月18日曾經進行過回復:
“有關網絡平臺開展的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在形式上屬于民事贈與關系,不屬于慈善法規定的慈善募捐,不在民政部門法定監管職責范圍之內。相關當事人的法律關系應當按照民法中附條件的民事贈與合同來對待。雖然個人求助不屬于慈善募捐,但事關人民群眾奉獻愛心,客觀上影響到慈善領域的秩序規范。為此,民政部門從確保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角度出發,持續開展對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的風險提示和風險防范工作,引導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開展行業自律。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對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有關問題開展研究?!?/p>
民政部官網關于平臺監管咨詢的答復
自帶商業基因的它們,未來如何發展?
籌款平臺雖然以大病救助被公眾熟知,但是平臺背后的商業公司,依托愛心聚攏的流量,業務并不僅僅局限于大病救助,賣保險更是成為業務的大頭。
輕松籌旗下的“輕松?!?,是一家互聯網保險銷售平臺,根據輕松籌官網介紹,其先后與國內多家專業保險公司達成合作,取得了單款保險產品購買轉化率高達13%,單月規模保費突破3億的成績,成為互聯網保險銷售行業的黑馬。
起步更早的輕松籌,盡管成立后收到眾多資本熱捧。但是被水滴籌后來者居上。水滴籌所屬的水滴公司在美國成功上市,主要業務有水滴保、水滴籌和翼帆醫藥。
今年3月17日,該公司公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經審計的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報告。全年凈營業收入28.02億元,凈利潤6.08億元,實現扭虧為盈。根據其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主要收入來自于保險相關業務。2022年,公司保險相關收入達到25.59億元,占全年營業收入的91.34%。報告還披露水滴籌2022年的運營直接成本為1.82億元,仍處于非盈利的狀態。
水滴保官網顯示的保險產品
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如何兼顧公益性和商業性,走向持續的良性發展,潮新聞記者采訪了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院長徐家良教授。
徐教授指出,水滴籌、輕松籌等平臺,確實抓住了大病救助的痛點,依托商業運作,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切入大病救助,在解決一部分大病患者的醫療費用難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整體運作上,這些平臺有專門的團隊主動推進大病救助,相較于傳統的“等著人來求助”的方式,效率更高、更有觸及性。
盡管全國有9000多家公募和非公募基金會,國家有相應的大病醫療保障,徐教授表示,基于龐大的人口基數,大病救助仍舊是不少家庭經濟條件不寬?;颊叩男枨?。商業公司運作的大病籌款平臺,確實能夠解決一部分人大病醫療費的痛點
但徐教授也指出,水滴籌、輕松籌本質上還是商業公司,借助大病救助,積累起了相當規模的流量池,相應開展了保險等業務。這類平臺本身就兼具商業性和部分公益性,需要通過保險等業務賺取利潤,支撐大病救助的公益性業務。
商業化運作的背后,水滴籌、輕松籌搭建起社會公眾對大病的互助橋梁,這樣的橋梁也是建立在對求助人信任的基礎上。如果求助人對個人家庭經濟狀況有隱瞞,“比如有人家里有車有房不缺錢還進行籌款,這樣的情況就是在騙取大家的同情心,這對于平臺的信譽和社會公益氛圍無疑有著負面影響。但對于商業化運作的平臺而言,對求助者的家庭經濟情況進行詳盡的背景調查,本身也存在成本過高等問題?!?/p>
徐教授建議,對于公眾而言,一方面對于這類平臺,不能過于苛求,要求“純公益”。因為從誕生之日起,它們就帶有商業基因。此外,這類大病籌款平臺有問題一定要及時糾正,在今后開展大病救助方面,對于求助者的家庭經濟情況等核實工作,還需要做得更加細致。在開展商業性質的保險業務等,也要按照開展相應業務的要求,做好投保告知等工作。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表示:“部分人員通過偽造信息、虛構事實等方式,利用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騙取他人財物,不僅對社會公眾的同情心造成極大傷害,有悖公序良俗,情節嚴重的還涉嫌構成犯罪。根據《刑法》規定,如果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涉嫌構成詐騙罪?!?/p>
孟律師建議,對于平臺而言,應當落實主體責任。一方面,要加大對求助人員的身份信息、平臺內所發布信息等相關信息的審核力度,甄別其真偽,剔除那些不符合求助條件,乃至虛構的求助信息。另一方面,平臺還應當加強企業合規建設,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強化對員工的監管,促使其加強自律。作為一種新興事物,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方能行穩致遠。